(炉观镇党委书记邹丹、镇长胡志宏在湖南炉观食品加工有限公司指导工作)
(炉观红薯粉)
(“珍珠翡翠粉”)
(精品包装的炉观红薯粉)
娄底新闻网讯(通讯员 卿跃飞 谢伦勇)“不出家门,就能每月拿到3000元的工资,这在过去是连想都不敢想的事情。”这是湖南炉观食品加工有限公司员工伍晓菊发自内心的感慨。伍晓菊原本是新化县炉观镇的一名贫困户,2019年,在当地党委政府的安排下,伍晓菊被吸纳为炉观食品加工公司生产从业人员,通过自身不断努力,她已顺利脱贫。
“炉观红薯粉加工是全镇的主导产业。湖南炉观食品加工有限公司是以乡村振兴为背景,针对炉观盛产红薯应运而生的一家企业。”公司负责人之一王献芝介绍,炉观红薯粉,是新化本地的一种传统名产,也是逢年过节当地老百姓必备的一道佳肴。新化民间流传的“鸡鱼丸子肉,海带蛋花粉”菜谱中的“粉”,所指的就是红薯粉。作为古梅山地区一道小有名气的传统菜品,炉观红薯粉的身影至今活跃在各种大小宴席上,其优质的口感、滑腻的味道,不亚于久负盛名的“三大碗”。炉观当地人常将红薯粉列为新化“四大碗”,并给炉观红薯粉取了一个别致的称号,“珍珠翡翠粉”。
相传,炉观红薯粉加工始于明朝万历年间,兴于民国,盛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至今已有400多年的历史。“炉观”地名取之于该镇逢年过节制作红薯粉时,附近三五十里妇孺童叟皆喜围炉观之。
近年来,随着外出务工人员的增多,各村不同程度的出现抛荒现象,严重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发展。为了确保全镇百姓增收致富,如期摘掉贫困帽,炉观镇党委政府因势利导,紧紧围绕红薯粉做文章,专门出台《红薯粉产业发展实施意见》,先后在大新、墙巷、梅树、小田、青家山等19个行政村成立了种植合作社,充分发动百姓利用闲置荒芜土地种植红薯,并于2019年成立了湖南炉观食品加工有限公司,通过公司+农户+合作社的模式,与村民签订保底收购协议,预付10%市场收购款来促进村民的种植积极性。
“炉观的气候和土壤非常适应种植红薯,今年,全镇总共种植了2000亩红薯。因红薯粉富含碳水化合物,膳食纤维、蛋白质、钙、锶、锌、铁、钠等身体所需元素,加之红薯粉久煮不烂,有韧性、有嚼劲,清香可口、食法多样,特别是豇豆红薯粉备受人民的喜爱。”王献芝介绍,第一期投资2000万元,下设5个初加工合作社,19个种植合作社建成的湖南炉观食品加工有限公司,尽管每年可生产200-300万斤红薯粉,产值达4000万-6000万元左右,但炉观红薯粉在市面上仍然供不应求。
前不久,某电商平台相中了炉观红薯粉,想跟公司签订每年100万斤的订单,鉴于县餐饮协会每年的供需量大,而目前公司的生产规模尚未壮大,公司从宁缺毋滥的角度考虑,只好委婉地拒绝。
“主要是炉观红薯粉的制作都是传统的手工工艺加工,从清洗、破碎、过滤、沉淀、起粉、脱水、烘干、制作、包装等方面,均严格按照相关工艺流程制作,赢得了市场的肯定。”面对炉观红薯粉的俏销事态,该公司另一位负责人邹正宇说,自公司成立以来,炉观食品加工以“诚信为本,质量第一”为宗旨,秉承“为耕者谋利益,为食者谋健康,为地方谋发展”的经营理念,严把产品质量关,不是优质红薯不进车间,即便红薯经过“四次清洗”、“五次分离”、“十道旋流”等工序制作成了红薯粉,也需检测达标方可流放市场。因为炉观红薯粉是纯天然绿色食品,红薯粉含量100%,质优价美,颇受市民青睐。
邹正宇坦言,随着湖南炉观食品加工有限公司的成立,全镇利益联结人数近万人,可帮助3500人脱贫。另外,公司现有职工189人,其中贫困户和异地安置就业人员55人,这些贫困户每个月都能拿到2500-3000元的工资,顺利脱贫不再是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