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前明慰问困难群众
新化是革命老区县、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武陵山片区攻坚县,目前仍有贫困村244个、贫困人口13.8万人,两项指标均居湖南首位。面对艰巨繁重的脱贫任务,新化县委、县政府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战略思想,决心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以啃硬骨头的精神,全力打赢“五大攻坚战”,确保2018年全县整体脱贫“摘帽”,2019年全县所有贫困村和现有标准贫困人口全部脱贫。
第一,打赢产业脱贫攻坚战,增强“自我造血”功能。发展产业是增收的主要渠道,没有产业的支撑,贫困群众就难以脱贫致富,即使脱贫了也容易走回头路。新化将立足资源优势,着力扶持贫困群众发展特色产业,种上“摇钱树”,摘掉“穷帽子”,拔掉“穷根子”。一是“选的准”。根据贫困户的实际情况,加强分类指导,帮助贫困户做好产业发展规划,大力发展模式化稻田养鱼、茶叶、油茶、中药材、水酒、豆腐、特色水果等产业。依托贫困地区生态环境良好、文化旅游资源丰富的优势,采用资产收益扶持模式,打造上规模的特色果园、特色农庄、特色养殖园等,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带动贫困人口增加收入,实现稳步脱贫。二是“接得上”。瞄准市场需求,充分利用“互联网+”模式,支持引导电商企业拓展农村业务,完善提升农村市场体系,使贫困户的特色产业和特色产品方便快捷地进入市场。三是“连得紧”。解决好贫困农民和合作组织的利益联结问题,防止“两张皮”和“倒输血”。把打赢脱贫攻坚战与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结合起来,着力推进规模经营和农业产业化,以基地加贫困户、公司扶贫困户、龙头企业带贫困户、大户帮贫困户等多种组织形式和经营方式,把各个方面的积极性和利益捆在一起,形成一个“航母战斗群”,提升产业产品的战斗力,帮助贫困户稳定增收脱贫。同时,全面推进小额信贷扶贫,推广分贷统还模式,为贫困对象发展产业提供资金支持。
朱前明在塘冲村调研指导产业基地建设
朱前明在天门乡高山寒茶基地调研
第二,打赢搬迁脱贫攻坚战,改善生产生活条件。易地扶贫搬迁是新一轮脱贫攻坚的“当头炮”,是帮助“一方水土养不起一方人”的贫困人口脱贫致富的关键一招。我们突出解决好三个问题:一是搬哪里去。通过科学规划,有序布点,引导贫困户采取就近搬迁安置、跨区域安置、县域内统一协调安置、依托工业园区安置等模式,向中心村、集镇和县城搬迁。二是怎么搬。在搬迁中,坚持群众自愿、公开公正、自建为主的原则,不搞强制搬迁,做到充分尊重民意、慎之又慎,避免出现遗留问题。对已经搬迁的贫困对象,及时进行销号标识。三是搬迁后怎么办。把贫困群众搬迁出来只是第一步,更重要、更艰巨的任务是发展后续产业帮扶,解决好搬迁群众的长远生计。易地搬迁后原来的田地、山林等使用权保持不变,并在产业项目规划时,把搬迁的贫困对象考虑进来,尽可能地让他们参与当地特色产业发展,尽可能地就近转移就业和创业,同等享受相关的扶贫政策,这样才能做到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不走回头路。
第三,打赢教育脱贫攻坚战,阻断贫困代际传递。贫困的代际传递比贫困本身还可怕。扶贫先扶智,治穷先治愚,教育既是贫困地区获得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也是阻断贫困现象代际传递的根本之策。新化制订实施《教育发展五年规划》,大力推进教育重大基础设施建设攻坚“三年行动计划”,统筹推进各类教育发展,不断提升群众的知识技能和现实生产能力,努力把丰富的人力资源转化为雄厚的人力资本,切实阻断贫困现象代际传递。按照“学前教育抓普及、义务教育促提质、高中教育亮品牌”的总体思路,大力推进基础教育发展。认真落实各项教育资助政策,加大对贫困家庭各类在校学生的资助力度,帮扶他们完成学业,确保不因贫失学、辍学。着眼脱贫攻坚,重点抓好职业教育,并加大宣传力度,引导贫困家庭中没有考上高中的初中生、没有考上大学的高中生,进入职业学校接受职业教育,掌握一技之长,提高就业增收能力。大力开展贫困家庭免费实用技术和职业技能短期培训,鼓励发展文印职业培训班、厨师培训班等特色专业,帮助贫困人口就业,实现“培训一人、脱贫一户”的目标。同时,出台优惠政策,积极鼓励外出经商务工人员返乡创业,带动当地百姓就业增收。
第四,打赢基础建设脱贫攻坚战,夯实发展致富平台。将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向贫困地区倾斜,千方百计补齐短板,帮助贫困村修上路、通上水、接上电、跟上服务,切实让贫困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好起来,把脱贫致富的基础打实。一方面,深入实施交通、水利、电力等脱贫行动计划。加快贫困村的交通建设,改造通县、通乡、通村“三通公路”,提升农村公路通达能力,有效解决运输难、行路难问题。加强农田水利建设,抓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提高贫困村的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加快贫困村的电网改造升级和信息网络建设。抓好水、电、路等基础设施末端建设,打通连接贫困群众家庭的“最后一公里”,改善贫困地区生产生活条件。另一方面,着力改善贫困群众的生活环境。在全县范围内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净化美化农村环境,实现村民富和村容美的统一。
第五,打赢保障脱贫攻坚战,兜住兜牢民生底线。目前,新化贫困人口中,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有61052人,占贫困人口总数的44%。对这些无法通过产业发展和就业帮扶脱贫的深度贫困人口,新化将着力强化“三重社会保障”,努力实现兜底脱贫。一是推进农村低保线和扶贫标准线“两线合一”,提高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将无业可扶、无力脱贫的贫困对象全部纳入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和“五保”供养范围,实现应保尽保。二是加大医疗救助扶持力度,建立“特惠+普惠”立体式医疗救助体系,贫困人口参加合作医疗个人缴费部分由财政适当补贴,贫困人口就医费用报销比例提高10%以上,大病保险报销起付线降低50%,特殊困难人口的大病保险报销比例适当提高,减轻贫困户的医疗负担。三是完善临时救助和社会救助机制,对因火灾、交通事故、子女上学、重大疾病等导致基本生活暂时出现严重困难的家庭,给予一定金额的临时救助;探索推进政府购买服务,支持和动员社会力量参与社会救助、开展慈善救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