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村梯田美景
吊脚楼
伍芬余下田捞起蝌蚪
娄底新闻网新化讯(特约记者 邱向明)伍芬余,今年46岁,新化县天门乡一个普通农民,1月20日,他走进了记者的视野。
他家住在树溪村一个半山腰上,这里崎山陡水,2条小溪左右相拥,云雾中,村庄就好像半挂在空中。
黄蛤蟆,接二连三地往山上跑去
站在记者面前的伍芬余,身材高瘦,高颧骨浓胡须,做事快得像一阵风,讲话也快,没事做时双手不停地搓。这乡虽是以林业为主,他家却有3亩水田。他家板屋下的弯弯稻田,蓄了水,养了许多的黑色蝌蚪,虽然下雪了,天气一天比一天冷,但蝌蚪对食物的要求并没有因为寒冷而减少,他要不停地喂养它们,担牛粪、切红薯、南瓜、萝卜等,鸭子?他不要去看,村中没鸭子下田吃蝌蚪,“到了明年的4、5月份,天气一热,这些蝌蚪就变成了黄蛤蟆,接二连三地往山上跑去……”伍芬余跳下田中,捞起一捧的黑色蝌蚪让记者看。
满田移动的黑点点,是黄蛤蟆的前身。黄蛤蟆特有灵气,从哪坵田上的山,晚秋下雨天,就回到哪坵田来。晚上背了手电筒提一个蛇皮袋,“3亩田能抓200斤回来,可以卖7、80元一斤。我一年可以收入1万4千元的黄蛤蟆。”
伍芬余和千千万万的山乡农民一样,对怎么脱贫致富充满强烈的欲望。
伍芬余回忆,1990年3月,他背着被子从新化武装部出发,来到广西的一个炮兵旅当了5年的兵,带着到外边看世界开眼界的理想,部队给了他刚毅性格的锻炼,接触了前缘城市,点燃了他搞活家乡经济建设的火花。
“10年前,在山顶上,种了100余亩金银花。”看着金银花开出金灿灿的的小花,让他抱着无限的憧憬,这哪里是花啊,简直是黄金,最贵的时候能够卖50元一斤。然而好景不长,山银花和金银花的改名风波,带来南方金银花的灭顶之灾。
“好在我还种了几百亩的杉树林。”伍芬余指着屋后高高的山顶说,顺着他的手指看到,杉林的茅草和杂树被砍得精光,要连续砍3年才能够让小树长起来。长期的使用锄头和砍刀,他的手指,关节凸出,像烧柴用的树瘤。
空气中有蜜糖甜的味道
只要太阳每天都升起,这世界就会充满希望。伍芬余就是这样认为的。新化农旅的蓬勃发展,天门乡的一条小溪,数尊怪石,几栋板屋盖满了杉树瓦,一碗碗地道的农家饭菜,吸引了城里的稀奇客,让2014年的农旅特别火。
2014年下半年开始,伍芬余开始暗暗地下了大力气,“搞了6万元钱,修好了自家的洗手间,楼上可洗澡,楼下也可洗澡。用水泥红砖建的,把猪栏移开,把楼上的杂物搬走,屋后水沟硬化好。”
记者看到,他的吊脚楼很为特别,是一栋伸出去了房梁而没有吊脚的建筑物。站在走廊上,可以四面环顾,看远山逶迤,让太阳西去。他还修了一条进院子的小道,他认为他的土坪里,至少有摆放10台小车的位置。
他家的地理位置在当地叫金界溪,左右2条小溪,离他家只有100米和200米,游客很容易走到溪里去。
“我们家还有1棵‘猴菠萝树’,人家出5万元钱买去搞绿化,我不卖。”离他家约20米的地方,一座石山上,长着一颗郁郁葱葱的常绿的大树,“到了3、4月,开出满树的白花,小小的花,空气中有一股像蜜糖一样甜的味道。已有人好几次来买和做工作,我不卖。”伍芬余认为,如果把树卖了,会造成水土流失,也对不起自己的列祖列宗。“让外来的客人看看,我们也只有这样的东西拿得出手。”
最自豪的是他家有10来棵古茶树。在板屋附近,记者看到,一棵古茶树的树冠最起码有5米宽,树上可以同时站4、5个人,“一棵古茶树可以采1斤干茶,这茶树长了7个分枝,最大的一棵周长有7厘米。”
“县农业局有一年要寻找古茶树,我说我们树溪村就有,我拍了照片送上去了。”身旁的村支书伍玉仁说。既然县农业局都找来了,那么这树就金贵了,伍芬余是这么想的。
黄蛤蟆、杉树林、猴菠萝树、吊脚楼、古茶树,都是伍芬余守望的“宝物”,他每天快乐地生活在自己的世界里,更盼望山外的客人做客他家……(编辑/姜友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