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为瘫儿吴成册洗脸
新化新闻网(特约记者 邱向明)5月18日,这是一个很好的日子,新化县曾晚珍一家迁居新家,从永兴街迁到新洋路,将46岁脑瘫儿子吴成册,也用轮椅推到新洋路。
在上6楼时,66岁曾晚珍担心人家抱不好吴成册,坚持自己抱,儿子太重,老人滑了一跤,她赶紧用自己的手撑着地,别让他受伤。
脑瘫儿子,是自己的一坨肉
5月23日上午,记者来到曾晚珍的新居,她谈起自己和儿子的事。
46年前,20岁的曾晚珍从现在的新洋路嫁到永兴街吴关金家里,他们共同拥有一个幸福的梦想。
然而曾晚珍在怀孕7个月时,突然的一场“猛痧”,使她休克,家人的用铜钱刮痧,才保证了性命。
当然使肚子中的8个月大的吴成册早产,生下来的他全身金黄,头抬不起,“到一岁的以后,金黄的皮肤才转白。”曾晚珍回忆说。
二、三岁大的吴成册,不能像正常人一样站立和言语,曾晚珍认为,“也许是儿子开步太迟,慢慢会好起来的。”她抱着这样的希望,对自己的儿子痛爱有加,空暇时间就帮助他学走路,学讲话。
1970年10月,带着一丝希望,将吴成册送到湖南湘雅医院住了一个月的院,看了专家,被确认为“大脑发育不全”。医生讲,没有办法治好他的病了。
许多的好心人也说,“何苦呢,把他随便丢掉算了,你再生一个就是的。我怎么舍得呢?”曾晚珍用手背擦了眼睛,对记者说。
但是曾晚珍从来没有放弃对吴成册的治疗,既然专家治不好,也许民间有高手能够治好他,吴成册五、六岁时,从云南、贵州来了一个姓江的草药医生的,她热情地请他看病,一住就是几个月后,虽然有好转,但是没有根本的改观。
吴成册,手脚强直,口眼歪斜
记者在曾晚珍的带领下看到蜷缩在床上的吴成册,他手脚强直,口眼歪斜,看母亲来了,眼睛动一动。曾晚珍弯下腰,细心地为他擦拭身子。
曾晚珍说,吴成册让她费了不少的心力,1977年在永兴街机电厂上班,因为吴成册没能够坐起来,她只好把一根布带子捆在凳子上,下面放一些煤灰,让他屎尿,中午回家就娘一口崽一口吃饭,冬天放在煤火边,夏天放在街边屋檐下乘凉……
在上班的时候,有时担心儿子会冻着或者饿着,翻过工厂的围墙,偷偷摸摸回来看儿子一眼,将尿粪清扫。再匆匆忙忙回工厂,墙那边的同事连忙用梯子、凳子接她。
“在小溪边,曾晚珍总是一担担衣服在洗……”曾晚珍的同事伍爱六回忆。
“在吴家没有做过一天的好人,想起儿子这样的情况就心痛。”近10年来,为了省点肉钱,她本人把荤菜都戒了,同时祈祷菩萨能让脑瘫的儿子一天天好起来。
为了让瘫儿的筋骨强起来,曾晚珍在饮食方面也想了许多的办法,比如笋、芹菜、菠菜等“得风”的蔬菜尽量少买,或者用水潦一下。
然而看到他的身体好起来,自己的身体慢慢变老,曾晚珍悲喜有加,“儿啊,我怎么能陪你到老啊!”
家里没有其他的人,喊邻居来帮忙抬
曾晚珍的儿媳妇曹玉云对记者说,母亲最大的困难是抱着儿子洗漱,吴成册手脚弯曲强硬,很不好穿衣服。“要是抱不起,只能放在地上,家里没有其他的人,就喊邻居来帮忙抬……”
时间一天天流失,一眨眼就是46年,在曾晚珍悉心照顾下,
吴成册还是存活下来了。只因为曾晚珍对吴成册好,家里上下,也很关爱他,曹玉云帮忙做家务,怕吴成册的冬天脚冷,她特意做了一双加厚的棉鞋和袜子。
14岁的孙子吴子豪放学一回家,就第一个看望的就是伯父,问声伯伯今天好些吗?从街边买回来的冰棒一定要留给他吃。在永兴街,吴子豪一再交代小伙计,跑的时候一定不要碰倒了自己的伯父。(编辑/杨尚勤)
虽然吴成册是瘫儿,但是一家人暖意融融,互敬互爱,战胜了一次次困难。
曾晚珍最担心的是,自己一天天老去,脑瘫儿子吴成册怎么活下去?她真的不敢面对…………
附:记者手记:采访完这样一位母亲,记者感触颇深,世界上有一种伟大的爱,叫母爱,世界上有一种爱,叫守望,叫不离不弃……记者呼吁好心人,去看望和帮助曾晚珍这位伟大的母亲,让爱充盈这个温暖世界。曹玉云电话13574515555。
注(1):痧:感受时令不正之气,或秽浊邪毒所引起的病,临床上以突然头晕脘腹胀闷绞痛,四肢挛急,甚至昏厥,唇甲青紫。
媒体记者采访母亲曾晚珍(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