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化县城南门弯,也叫南门口,是新化县老城的重要组成部分,解放后亦称南门广场、五一广场,新化多数重大政治活动都在此举行,也曾是新化的政治文化活动中心。
新化自宋熙宁五年(1072)朝庭开梅山建邑置吏,绍圣初县城从白溪白石坪(今白溪镇何思村)迁于上梅镇,县城街道为十字型。元至正二十四年(即明洪武甲辰1364)始筑土城,成化二十三年(1484)增筑城垣,正德十四年(1516)改建石城墙,开四门,南城门原名“薰和”,正对距县城10余公里的维山(“维山叠障”为新化八景之一),其形状如火炬,县城内常发生火灾。按风水先生的说法,必须以水镇火,因此南门城楼顶楼悬挂蓝色匾书“水晶阁”,南门城楼亦称水晶阁。城楼底楼又悬挂红色匾书“静镇离宫”,这又是源于进县衙门时,正好经南正街、十字街、衙门前街,直入衙府,县境内民事纠纷与犯罪案件较多,民间流传“县府衙门对维山,十堂官司九堂奸”,鉴于此,风水先生建议将县府虚设于“水晶阁”,求民事案件减少,保民安定。
出南门外,拐一个大弯,就到了清康熙十二年(1673)以后县城扩建时修的青石街,再去梅山田。为何不修直街去梅山田?从地形地势看,青石街出口叫拱门坳,地势高于南门口。在冷兵器时代,若有敌来犯,占据拱门坳等于占有了制高点,对城内布防可一目了然,加之南门城外无护城河可阻敌,故修南门口外一弯街,因而南门口也叫南门弯。
南门等四城门先后在明崇祯、清顺治、康熙、嘉庆、道光年间多次整修。特别是道光庚子(1840年)南门外失火,烧毁南城门楼水晶阁,县人复修之,并增砌石城,约费钱万余缗。同治九年亦有补修。
民国年间,城垣破败,县府下令拆城墙,留墙基,称之环城马路。1947年拆除南门城楼。1950年拆除残存的南门石拱。至此,历时500多年的古南门消失无存。
文化大革命时期,1968年10月25日,在南门广场建毛泽东形象敬仰塔。塔外用水磨石建的栏杆围成花坛,栽上花卉,中间为毛主席敬仰塔主体,四周是一些毛主席画像,一共四幅,内容是“毛主席接见红卫兵”、“毛主席去安源”、“毛主席在北戴河”、“毛主席视察黄河”,据说去县政府那边的“毛主席接见红卫兵”,是当时文工团画师秦欲吾师傅绘的。那时候每幅画是两人绘制,一共八人,参与的还有李树德(音)、刘师禹、周胜宾(音)等人。在文革后期,这些画全换成了如“提高警惕,保卫祖国”之类的毛主席语录。在塔的下方,有一个洞口,沿洞口下去,会有一排扶手楼梯直到塔顶,顶上有“毛主席万岁”、“中国共产党万岁”等标语。顶的中间耸立一从四面看都是五角星的标志,而各五角星同用上面一角,下面向四面延伸,使各面看到的都是正五角星形状。此塔修建的初衷是为了表达对伟大领袖毛主席的敬仰之情。
1980年,南门广场毛泽东形象敬仰塔拆除,修建五一广场和中心花坛,随着岁月的流转,四周建筑亦有翻新,现在已和当初大不相同了。
清末民初时期的南门弯(朱佛郎绘)
打倒四人帮时的南门广场(方建宏摄)
第十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时的南门广场(方建宏摄)
八十年代时的南门广场
2005年时的南门广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