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化新闻网: 在娄底新化县交织的公路网上,总会看到这样一群可爱的人:当车流如织时,他们就是奔忙的“蚂蚁”;当暴雨倾盆时,他们就成为了滂沱雨幕中的旗帜;当风雪交加时,他们就用挺拔的身躯驱散了路面的严寒;当人们遇到困难,他们就会伸出一双温暖的手;他们就是活跃在“梅山古城”的马路使者——新化县公安局交警大队的民警们。
2011年.新化县公安局交警大队被评为“2011年全市春运工作先进单位文明单位”,被县委、县政府评为“安全生产先进单位”;大队长伍侣伦被评为全省“春运先进个人”,谭运来被娄底市公安局评为“执法为民好警察”。全年,新化县共受理一般以上道路交通事故69起,死亡17人,伤90人,直接经济损失55164元。与去年同期相比,事故起数下降25%、死亡人数上升41.67%、受伤人员下降16.61 %、直接经济损失下降52.34%,在全县测评中上升到第6位,获得了新化县委书记政府领导的高度肯定,向群众交出了一份满意的答卷。
“我们最大的愿望就是希望更多的人们能深入地了解我们的工作,理解我们的难处,从而自觉地遵守交通法规。这就是对我们工作的最大支持,也是对我们的最好奖励。”——面对群众的赞誉,大队长伍侣伦几句朴实的话语,道出了肺腑之言。
“尽管新化交通安全工作任务艰巨、责任重大,但广大交警以其奋发有为的精神和求真务实的作风,降事故、保安全、保畅通,给全县人民交上了一份满意的答卷!”——2010年4月,在全县道路交通安全整治工作会议上,县委书记吴建平对近两年来交通工作所取得的成绩给予了高度评价。
“这是一支党和政府信赖、人民满意的队伍,他们用实际行动诠释了立警为公、执法为民的理念;这是一支执法规范、以人为本的队伍,他们把追求公正廉洁、平安和谐作为最高准则;这是一支想民所想、急民所急的队伍,他们爱民亲民,把服务百姓摆在重要的地位。”——2010年6月,新化县人大常委会在对交警大队2008年下半年以来工作进行认真调研后,对这支队伍给予了高度评价。
题记:无言的大路,匆匆的车流。从他们饱受风吹日晒的黝黑的面孔上,人民读出了刚毅和英武;从烈日下汗水湿透的衣衫上,人民读出了执著和敬业;从那闪光的警徽里,人民读出了平凡和伟大。83名新化交警用奉献赢得了群众的心,成为了他们的“亲人”。
群众心里的“亲人”
2011年4月,在娄底市公安局举行的第二届“执法为民好警察”颁奖晚会上,市委常委、宣传部长伍美华将这个沉甸甸的奖杯交到了新化县公安局交警大队民警谭运来的手上,而这仅是群众对新化交警褒奖的一个缩影。
2008年8月,新化县公安局交警大队领导班子调整,在公安战线上工作了20余年的伍侣伦出任大队长;同年年底,张纪元出任教导员。“把塑造交警形象作为第一要务”,新的领导班子调整完毕后,一场变革的号角就这样吹响了。
新化县公安局交警大队为了打造出一支铁军,常年坚持对民警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做到月月有计划,周周有安排。为了提高广大干警的业务技术素质,他们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法,坚持每周组织干警进行业务学习,学专业知识,学法律法规,学业务技能。同时,该大队把制定和完善的各种规章制度细化到民警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并且每年都要对规章制度进行完善和创新,力求做到民警工作、生活的各个方面都有章可循,有规可依。与此同时,还不定期在民警中深入开展作风纪律教育整顿,通过领导点、同志帮、自己提等方式,深入查找自身在纪律作风、执法服务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认真加以整改,不断强化民警的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法治意识和纪律意识。
为了倾听民声,找出自身的不足。2011年,新化县公安局交警大队在“大走访”开门评警活动中走访群众1155人,发调查问卷表1100余份,整理收集群众意见建议13条;在4月14日召开的“开门评警”座谈会上,该大队邀请新化县人大、县政协、县直工委有关领导及县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群众代表提意见;5月6日,新化县公安局交警大队召开班子成员、各部门负责人会议,要求全队民警熟知中央政法委“四个一律”、《廉政准则》规定的52个不准、《纪律条令》规定的76种违纪行为及教育内容和整顿内容,杜绝民警违法违纪行为。正是通过一系列的措施和制度,新化县公安局交警大队的队伍素质和战斗力一年比一年高,群众的满意率明显提高。
“同志,请自觉遵守交通秩序,不要横穿马路”、“大爷,过马路时还请看红绿灯”、“小朋友,跟着我一起走”……如今,一句句充满了温情的问候,一道道身着警服的身影流动在新化县的大街小巷,温暖着群众的心。正是在新化县公安局交警大队领导班子的率先示范下,一名名交警成为了群众眼里的“明星”、心里的“亲人”。群众不会忘记龙庆堂,他放弃自己的班外休息时间,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为解决新化资江大桥与梅城广场的交通难题,引出了“早上半个钟头班,晚下半个钟头岗”的作息规定;群众不会认错谭运来,他的“公交优先、分时放行、东西联动、兼顾非行”疏导技巧,使梅城广场的交通拥堵现象得到了缓解,他那因为劳碌而微驼的背影也成为了群众辨认的标识……83个优秀民警一起将新化县公安局交警大队浇铸成了群众心底的丰碑。
题记:畅通的道路旁,总会有警徽在守护;孩子们穿过马路时,总会出现一双呵护的大手;面对嚣张的酒驾者,总会有出现几张威严的面孔。新化交警正默默坚守在道路上……
“畅通”背后的身影
2011年6月7日的早上,新化县的高考学子和家长们怀着忐忑的心情准备出门了,这一天是高考的日子,所有人都期盼这一天能顺利。但是,暴雨却不期而至,许多路途遥远的学子和家长的心被揪紧了。
在新化一中至资江大桥的路上,倾盆的暴雨让道路消失在了水中,心急如焚的司机们徒劳地按着喇叭。就在众多高考学子感到焦急时,几个身着警服的身影出现在了雨幕中。
“不要急,一定保证你们按时进考场。”民警们平和的语气让那些焦急的考生们平静下来。随后,人们看到民警们顶着暴雨,踩着污水疏导着交通。雨水浸透了他们衣服,飞溅的污水流进了他们的鞋子,但这些可爱的交警们却让车流一直流动着。早上9点,当高考的铃声响起时,路面上没有一名考生滞留,大队长伍侣伦和所有在路面上的民警们这时才露出了胜利的微笑。
无论风霜雨雪,民警们都会坚守在路面上,确保路面道路的畅通和安全,新的领导班子上任以来,就一直将这个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为了改善新化县的道路交通状况,交警大队的全体民警献计献策,在县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在县城城区安装了30多个电子监控点和2个红绿灯,增设了大量交通标牌、标志、标线和隔离栏、停车位、地面交通线等交通设施;购置了酒精检测仪、测速仪等科技设备。今年完成了梅城广场的红绿灯系统建设及城区主干道,县乡道主要接点的电子抓拍系统和监管系统的联网及城区护拦、标志、标牌、标线、停车位施划、停车场的规划等基础设施工作,充分发挥电子警察,监控系统的功能完善了车辆动态监控体系,强化了路面管控。
同时,新化县公安局交警大队实行交通安全包干负责制。实行大队领导包中队,中队民警包乡镇、包客运车辆、包责任路段的包干负责制,按照精细化管理考核做到了日清月结季评。2011年3月开始,该大队逐步将部分交通管理工作授权乡镇、派出所管理,充分发挥农村派出所交通专干及派出所协助道路交通管理的作用。各乡镇逐步建立了交通管理服务站,深入细化交通管理便民利民工作措施,实现了乡镇干部包村(社)的交通安全管理责任体系。
2011年以来,新化县公安局交警大队主动与运管、客运办等部门联合开展了以取缔农村农用货运车,二轮摩托车载客为主打击的非法营运专项整治活动。在城区开展了涉牌涉证车辆专项整治和工程运输车辆整治,共依法暂扣“三无”工程车辆82台,强制解体过期报废工程车辆4台,行政拘留无证驾驶人员12人,暂扣的82台工程车辆已有60台补办了相关手续,购买了交强险。
与此同时,加强了对超速超载、无证驾驶、非法载客,摩托车不戴安全头盔、非法安装晴雨伞,机动车违法掉头、乱停乱放等违法行为的集中整治。全县开展了摩托车专项整治行动、开展了“酒后驾驶”专项整治行动、严查“酒后驾驶”违法行为。一年来,新化县公安局交警大队集中开展了整治酒驾夜查统一行动7次,共投入警力510人次,出动警车126辆次,投入酒精检测仪14台次,检查各类机动车辆2130余辆,查处各类交通违法行为31起,摭挡机动车号牌19起,无牌机动车24起,手续不全车辆32起,其它14起,查处酒后驾驶交通违法行为3起。在2011年春运工作中,实现了春运工作“安全、有序、畅通”的目标,突破了春运期间交通事故“零”起数,死亡人数“零”指数的好成绩。
题记:如果把如蛛网般的道路比作一个人的血管,那么一起起的车祸就是突发的“血栓”。以前,对付“血栓”必须依靠疲于奔命的交警。现在,随着一个制度的创新,一个个乡村拥有了自己的“交警”,他们让那些堵塞血管的血栓第一时间得到化解
小村里的“交警”
2011年9月的一天,在新化县水车镇的一处乡村公路发生一起车祸,两辆小车发生刮蹭,两名车主互不相让,都要等着交警过来处理,眼看被堵的车越来越多。这时,一名当地的村干部火急火燎地跑了过来,把两名车主拉到了一边……10多分钟后,在那名村干部的协调下,两名车主终于将各自的车开走了,让这条道路恢复了畅通。不需要交警出面,当地村干部就主动出面调解,这样的事情在新化县习以为常了。
新化县拥有各类机动车驾驶员11.2万人、各类机动车12.2万台,共有通车公路里程6600公里。在这样一个幅员辽阔、道路复杂的地区,却只有83名交警,警力无论如何也不够,如何解决这个问题成为了新化交警们为之苦思冥想的问题。2009年,新化县成立了“道路交通安全社会化管理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于交警大队,由交警大队大队长伍侣伦任办公室主任,具体负责全县交通安全社会化管理工作的组织实施,一张道路交通安全社会化管理网络开始逐步建立和完善。
“以前,如果乡镇里发生车祸,等民警赶到现场时,往往已经堵成了长龙,别说疏导交通,有时连民警都被堵在很远的地方。”谈起以前的情况,教导员张纪元感慨良多。两年过去了,这样的烦恼已经不复存在。
2011年,在新化县公安局交警大队的推动下,县、乡、村三级构建了管理体系,明确乡镇主要领导作为本辖区道路交通安全管理的第一责任人、分管领导作为直接责任人。对机动车和驾驶人的管理按照乡镇、管区负责人包村组,驻村干部、村干部包人包车的要求,逐人逐车明确到人,做到每辆机动车及驾驶人记入台帐有明确的管理责任人,责任人负责对责任车辆、车主、驾驶人的日常管理和交通安全法律知识的教育,对无牌无证无保险的车辆,通过工作督促其上牌落户办证入保。
为加强部门联动,新化县公安局交警大队成立了交通事故调处中心,承担对交通事故救助工作的指挥与协调,组织对伤员的运送和急救,保证现场救助和医院救助的畅通。同时,将道路交通事故的处理责任落实到各辖区乡镇,如有交通事故发生,事故所在地乡镇交通安全社会化管理办的工作人员必须作为参与交通事故处理的主体,参与处理交通事故。
同时,新化县公安局交警大队对全县道路实行了一个季度全面排查一次的办法,辖区中队以省道和县乡村公路为重点,包干负责,对排查出来的公路危险路段,逐段提出科学合理的整治意见、建议和治理时限,并及时上报并提请县人民政府制订治理规划,有计划分步骤开展治理。
以平安创建为载体,不断提高队伍素质,不断创新管理手段,不断提高执法质量,努力探索交通道路安全社会化管理模式……新化县公安局交警大队正是通过这些措施,让新化这座城市更加美丽